最新消息

LOADING
  • 閱讀 更多 光鼎生科攜手寵物醫學中心 開發出多重PCR寵物檢測試劑

    光鼎生科攜手寵物醫學中心 開發出多重PCR寵物檢測試劑

    2018-11-16

    寵物檢測市場需求不斷成長,但市面上的分子檢測平台,普遍存在操作複雜,單價偏高,及靈敏度不佳的問題,限制國內分子檢測在臨床寵物診所的應用。光鼎生物科技利用其毛細管電泳平台技術,近期與國內寵物醫學中心合作開發出具有簡便、多重檢測、低成本優勢的多重PCR寵物檢測套件。

  • 閱讀 更多 癌細胞與人類醫學檢測競賽,如何應用液態活檢突破檢測困境?

    癌細胞與人類醫學檢測競賽,如何應用液態活檢突破檢測困境?

    2018-10-01

    如何提高檢測精確度?正確採樣與樣本 QC 為關鍵!

    液態生物檢體 / 液態活檢 (liquid biopsy) 曾被 MIT Technology Review 評選為 2015 年的十大突破性科技,透過採集血液、唾液、尿液等體液檢體,檢測受試者體內的特定生物標記,可作為非侵入式產前檢測(NIPT)、疾病早期篩檢、伴隨診斷、動態監控、癌症復發預測與預後評估等多種用途。具有方便、即時且低侵入性的優點,比起傳統侵入式採樣,更能提高受試者的接受度,近年相關研究與應用越發廣泛、應用於臨床檢測分析勢不可擋。

     

  • 閱讀 更多 光鼎將前往美國CE Pharm研討會

    光鼎將前往美國CE Pharm研討會

    2018-09-09

    CE Pharm是討論蛋白質,核苷酸和小分子藥物CE分析近期發展的論壇。

  • 閱讀 更多 光鼎於多胺分析應用的展示就在第五屆國際多胺研討會

    光鼎於多胺分析應用的展示就在第五屆國際多胺研討會

    2018-09-02

    多胺 (polyamine,以下簡稱 PA) 被認為是細胞生長代謝所必需的物質。一般而言, PA 包含了spermidine (以下簡稱 Spd) 以及 spermine (以下簡稱 Spm) 兩種以及它們的雙胺類前軀物質putrescine (以下簡稱 Put)。相關研究最早可追朔自 1678 年,由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首先在人類精液中發現 spermidine 的存在。直至今日,除了甲烷桿菌目 (Methanobacteriales) 及鹽桿菌目 (Halobacteriales) 等微生物之外,在其他物種細胞中幾乎都可以發現 PA 的存在 (1),並且許多文獻都指出 PA 在這些物種細胞的生理功能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欲瞭解光鼎生物於多胺分析應用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請參加九月初於台北舉辦的第五屆國際多胺研討會。

  • 閱讀 更多 光鼎 推出高通量QSEP毛細管電泳平台

    光鼎 推出高通量QSEP毛細管電泳平台

    2018-07-19

    近年來全球生技藥品快速成長,生技藥品的市場占有率也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尤其是在蛋白質藥物的開發上,更是各大藥廠的兵家必爭之地。

    蛋白質生技藥品在開發過程中,通常需要進行以下的各總分析檢測,包括分子量大小分析、蛋白質/胜肽全序列鑑定分析、蛋白質轉譯後修飾檢測(磷酸化/雙硫鍵/醣基化/氧化/甲基化/其他修飾)、胺基酸單點置換分析、蛋白質身分鑑定、副產物/不純物分析等。

  • 閱讀 更多 第二十四屆分析技術交流研討會

    第二十四屆分析技術交流研討會

    2018-05-19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trainings for chemists and has long been a very important academic field in chemistry. Over the years, the analysis team has provided analytical and technical exchange seminars to provide domestic and foreign analysts with opportunities for academic and practical exchanges and publication of results. Unlike the “Analysis Group Academic Seminar”, this conferenc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students who are currently studying at Shuo Shuo, and strengthens students’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xpress and perform pre-service training. In addition, experts and scholars in the analytical chemistry community are invited to conduct research. Results report to enhance the analysis of the possibility of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among team members. It is hoped that with this conference, we will increase the research energy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in Taiwan.